近年來,我市足球運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。一是校園足球運動方興未艾。繼去年我市中學生女足獲得中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后,今年我市第一批申報的足球特色學校達44所;推薦海港區申報校園足球試點縣區,已經獲得教育部批準;每年一屆的青少年校園足球文化節也開展的有聲有色。二是職業足球影響力越來越大。除成功協辦北京奧運足球比賽之外,還先后舉辦過“好運北京女子足球賽”“四國足球邀請賽”“中國之隊”主場之一等百余場國家以上足球賽事,是“亞洲足球展望計劃”城市和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布局城市,并擁有國家級足球學校。三是今年華夏幸福足球職業俱樂部沖超成功,主場繼續簽約奧體中心。中央電視臺、河北都市頻道對每場中超賽事都進行了直播,對城市推介和宣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。中超聯賽已成為我市對外宣傳和展示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。
盡管我市的足球運動取得了顯著成績,但是,要想打造足球城,還存在諸多問題。主要有:一是打造足球城的理念有,但實質內容依然模糊。打造足球城是一個遠景目標,目前,還缺乏達成目標的具體舉措和實施步驟。二是公益性體育設施—足球場地極度匱乏。目前,能夠長期對外開放的公益性和非公益性標準足球場只有4塊(奧體中心3塊,人民廣場1塊)。由于職業足球俱樂部落戶我市后,奧體中心足球場全部用于華夏足球隊訓練和比賽,已不對外開放。隸屬廠礦企業和學校的足球場地鑒于行業相關規定,基本不對外開放。另外,個人租賃場地建設的足球場也是寥寥無幾。三是我市的足球歷史短暫,足球文化蒼白,足球市場弱化、足球產業缺失。
打造足球城任重道遠,必須從我市的現實出發,從基礎抓起。建議:
一、政府主導,整合架構
目前,各級政府重視足球運動的發展,已是不爭的事實。但如何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,制定切實可行的足球發展規劃迫在眉睫。另外,我國足球改革已從國家到地方正在分步實施(河北省于2016年底完成),我市如何利用此次改革的契機,解決好足球組織架構的建設問題,是影響我市足球長期發展的關鍵問題。建議參照河北省足球改革模式,結合我市實際情況,成立由市主要領導牽頭的足球改革工作領導小組,為深化我市足球改革奠定基礎。
二、以“高端引領,兩翼帶動”發展足球事業和產業
“高端引領”即以職業足球俱樂部落戶秦皇島為契機,解決好對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監管和扶植政策,讓職業足球在我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,這是我市打造足球之城的前提。“兩翼帶動”是指群眾足球和足球產業協同發展。通過謀劃賽事,大力提倡和推廣群眾足球運動,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,扶持足球產業發展。
三、完善體系建設,加強保障措施,優化足球環境
首先,應加強我市各級足球協會(市、縣區)建設,充分發揮足協在推廣足球運動中的主導作用。同時,制定相關配套措施,重點在青少年人才培養、競賽制度、基礎設施建設、職業足球、足球產業、足球文化建設等6個方面進行全面完善,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與環境。
四、抓好青少年校園足球建設,打造精品項目
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關系著國家足球運動的未來,在國家大力提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背景下,我們要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,逐步解決師資、場地、經費等實際困難,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,促進校園足球發展。
借鑒我市小女足的成功的經驗,延續體教結合方式,并借助中國足球學校的優勢,組建高水平青少年足球隊,打造精品項目。
五、利用政策優勢,加快足球場地及設施設備建設
依據《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(2016—2050年)》發改社會[2016]780號,《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(2016—2020年)》(發改社會[2016]987號的文件精神。適時出臺我市足球場地建設規劃,以緩解我市足球場地匱乏問題。
足球城是一個城市多元化文化的一種體現,打造足球城不能一蹴而就,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,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都會制約其發展。為此,我們要遵循足球發展規律,并結合本地區的人文背景,用科學、高效的工作作風,最終實現打造中國足球城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