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龍縣努力打造“六型政協”
《市政協關于開展創建“六型政協”活動的實施意見》下發后,青龍縣政協高度重視,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,把這項工作作為煥發政協生機,開創工作新局面的龍頭工程。組織機關干部認真學習,深刻領會精神,精心組織謀劃,扎實開展創建活動,把創建活動與開展“三項活動”、“一問責八清理”專項行動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,大力加強干部作風建設,努力提升履職水平,樹立了政治素質高、工作作風硬、參政能力強的政協形象,為更好地履職盡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一、加強領導,明職定責,建立健全全員參與的創建機制
把“六型政協”創建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。一是認真學習研討。召開政協機關全體干部會,學習傳達《市政協關于開展創建“六型政協”活動的實施意見》,準確把握活動的指導思想、目標任務和內容要求,結合工作實際,研究制定了本縣政協的實施意見。集中座談研討,針對“六型”創建目標要求,召開常委會對標查找,座談交流,提出具體舉措。二是加強組織領導。成立了縣政協創建“六型政協”工作領導小組,由政協主席任組長,各位副主席任副組長,各委、室主任為成員。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,負責日常創建工作。三是明確工作職責。把“六型政協”創建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和考核目標,并把它作為專項任務納入各委、室負責人職責中,領導班子成員及機關委、室主任對日常工作任務與“六型政協”創建負同等責任,齊抓共管機制的建立,從組織上保證了創建工作扎實開展。
二、務實創新,狠抓落實,扎實開展全員參與的創建活動
把“六型政協”創建與開展履職活動有機結合起來,組織引導政協機關及全體政協委員,努力在思想理論建設上取得新成效,在服務改革發展上取得新成績,在關注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進展,在培養履職能力上取得新提高,在改進工作作風上取得新突破,在促進全縣經濟轉型跨越、綠色崛起中作出新貢獻。
(一)加強學習,明職定責,強化責任擔當,打造學習型、責任型政協。把學習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抓緊抓牢,結合開展“三項活動”,制定詳細學習計劃,以集中學、會議學、自學相結合的形式,認真組織開展政治理論、政協基礎理論學習,提高政治業務素質。黨的“十九大”召開后,縣政協下發通知,要求政協常委和全體委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“十九大”報告,迅速掀起學習高潮,認認真真學原本,扎扎實實搞調研,帶著問題和思考學,帶著激情和責任學,深刻領會報告精神實質,特別是報告中關于“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”的重要論述,準確把握新時期、新時代對協商民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,努力提升政協工作水平;圍繞建設“責任型政協”,努力強化政協干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,召開主席辦公會,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責任分解表,加強工作督導和調度,進一步強化目標責任,推動工作落實,明確承辦委、室責任和完成時限,做到了各司其職,各負其責,相互配合,團結協作;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,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,深入開展“一問責八清理”專項行動、“微腐敗”問題專項治理等工作,以此為契機,大力加強干部素質和作風建設,切實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提升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,加強機關效能建設,提升服務效率,為做好政協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(二)開拓創新,積極作為,增強參政能力,打造創新型、智庫型政協。把創新作為推動工作、提升能力、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動力,新一屆縣政協領導班子堅持思想創新、理念創新、工作創新,圍繞發展大局獻計獻策。一是助力脫貧攻堅。把服務和促進脫貧攻堅工作作為全年工作的主線,深入開展調研、視察和座談活動,充分發揮政協的智力和人才優勢,為青龍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積極獻計出力。提出了精準扶貧“五扶”理念,即扶貧要做到扶志、扶智、扶制、扶治、扶幟,在寫字洞村召開“深入開展‘五扶’活動,推進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座談會”,在政協領導所包鄉鎮村中發出活動倡議,并向縣委報送建議報告,建議要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,實現從“要我脫貧”到“我要脫貧”的改變,從短期脫貧向長效脫貧轉變。二是開展視察建言。組織委員開展視察活動,激發和調動委員參政熱情,發揮聰明才智促進重點工作開展。為進一步推動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活動,加強城市管理,發揮委員在創城中的積極作用,組織委員視察城市管理工作,向縣委提交了《縣政協關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視察報告》,在創新管理理念、激發管理活力、完善管理舉措、健全管理機制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;為推動河道整治工作,確保汛期安全渡汛,組織委員視察縣內河道整治工作,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;為推進桃林口水庫水源地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,組織委員視察庫區生態建設,召開林業、水務、青開、環保、龍騰漁業等部門座談會,探討水源地保護舉措,向縣委提出建議,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,以科學建言彰顯政協人才和智力優勢。
(三)立足本職,站位全局,提高服務水平,打造包容型、服務型政協。堅持圍繞中心,服務大局,組織引導政協系統和全體政協委員強化政治意識、中心意識,在服務全縣發展大局中獻計出力。一是舉辦了以“筑夢有我,共闖新路”為主題的書畫展。文藝及書畫界委員積極參與,用筆墨展示發展成就,營造發展氛圍,激發創業斗志,為共闖新路奔小康、戮力同心謀跨越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。二是在創城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。“創城”是全縣重點工作,是符合全縣人民利益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。縣政協在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中深入開展“我為創城作貢獻”活動,發動委員們踐行本職、示范帶動、展示風采、奉獻社會;組織委員圍繞“創城”開展視察、研討活動,徒步走城督查,召開相關部門交換意見會,針對一些突出問題深刻論證分析,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措施,推動創城工作向縱深發展。三是在招商引資中建功立業。政協主要領導帶領工商聯界委員赴北京開展招商活動,大力宣傳青龍的特色資源,展示青龍的發展成就,吸引外商在青龍投資興業。四是全面做好縣委中心工作。在做好政協工作的同時,督導所聯系鄉鎮做好脫貧攻堅、森林防火、雙違整治、植樹造林、退役士兵穩控等全縣重點工作,在服務全局中發揮積極作用。
三、搭建平臺,激活主體,不斷擴大全員參與的創建成果
把“六型政協”創建活動與加強機關建設、建設“委員之家”有機結合起來,通過創建活動努力打造良好的政協機關形象和委員隊伍形象,提升政協隊伍的社會影響力。一是發揮黨組核心作用。加強機關文化陣地建設,精心選擇、設計12 塊文化宣傳展牌,張貼在樓道兩側,時刻警醒教育黨員干部,增強政治意識、大局意識、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,強化團結協作精神,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,營造積極向上、和諧融洽的良好氛圍。二是發揮精神塑造作用。以“六型政協”創建為抓手,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和全體委員思想道德素質,深入開展“講文明、樹新風”活動,政協隊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,工作責任心進一步增強,勤奮務實、開拓進取、奮發有為的良好風氣逐漸形成。三是發揮載體凝聚作用。組織機關干部和全體委員深入開展“五走近”活動,走進基層,深入調研獻灼見;走近社區,全力助推文明城;走近群眾,尋求最大公約數;走進民心,凝心聚力助脫貧;走近委員,構畫最大同心圓,貼近委員實際,動員委員力量,開展委員進課堂、進學校、進農村、進田間、進社區活動,弘揚價值觀、踐行做模范。同時,要求委員爭當“五個表率”,即勤學善謀的表率、履職盡責的表率、團結合作的表率、遵章守紀的表率、求真務實的表率,發揮引領作用,激發工作熱情,營造發展氛圍。
“六型政協”創建取得明顯成效。一是機關作風煥然一新,形成人人有擔當、有責任、有提升、有作為的“四有”環境。二是委員隊伍活力充分涌流,形成了人人爭履職、爭表率、爭一流的“三爭”局面。三是政協與人民貼得更近,樹立了政協為民、親民、利民的“三民”形象,出現了人民與政協貼得更近,政協與人民緊密相依的生動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