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激活港口潛力發展現代臨港物流產業的建議
秦皇島地理位置優越,交通優勢明顯,適合發展物流產業。近年來,我市物流業保持較快增長,流通能力和流通效率明顯提升,形成了海運、鐵路、公路、航空等多條線路,全方位、立體化的交通運輸網絡,一批大型物流中心相繼建成,物流企業數量發展到近2000家,社會物流總額超4000億元。秦皇島港是北方百年大港,自然條件優良,近年來集裝箱雜貨業務量不斷擴大。為了發展臨港物流產業,我市在海港區東部規劃設立了具備公路、鐵路、水路聯合運輸條件的臨港物流園區。這些使得秦皇島利用港口發展成為物流中心城市,特別是進出口商品物流中心城市成為可能。民進秦皇島市委根據以上情況,對激發我市港口活力,完善現代臨港物流產業發展提出相關建議。
一、我市物流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不足
(一)港口與城市產業融合不足
秦皇島港對當地物流業、臨港產業、城市經濟的貢獻度較低,港口對城市、產業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亟需增強,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滯后。臨港物流對地區經濟的基礎性、戰略性作用未充分發揮,物流紐帶的供應鏈和產業鏈集聚效應未得到充分體現。
(二)港口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
秦皇島港多年來功能比較單一,煤炭業務占比極高,雜貨、集裝箱業務量相對薄弱,業務結構發展很不平衡,國家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對秦皇島港業務的影響十分明顯。港口的業務和周邊港口重合嚴重,特點不明顯,優勢不突出,對城市發展的貢獻不足。
(三)港城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還需完善
物流產業政策扶持力度不強。高端人才缺乏,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求。部門和區域分割等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,促進港城融合發展的機制和體系還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。
二、發展臨港現代物流產業的幾點建議
(一)擴大現有航線業務
繼秦皇島港成功取得進境糧食指定口岸資質之后,2016年,我市又成功申請獲批了國家進境水果指定口岸資質,成為我省唯一獲得進境糧食和進境水果指定口岸資質的城市。2017年開通了菲律賓達沃港至秦皇島港國際直航航線,成為我省首條通往東南亞地區的國際直航航線,目前已經進口香蕉超過1000個標準集裝箱,對加快進口水果口岸市場發展,促進我市港口轉型升級、意義十分重大。我市應抓住這一機會,下大力量拓展進口水果業務,增加水果品種,擴大航線運量,做大做強進境水果口岸物流產業,打造北方進口水果集散地。利用我市到韓國仁川航線返程空置運力,擴大韓國商品進口,建設大型韓貨倉儲銷售中心和韓國商品城,增加對韓貿易量,形成對韓貿易重要口岸。
(二)開通新的國內外航線
拓展新的港口業務,與天津港、曹妃甸港等周邊港口錯位經營。在鞏固提升現有進境口岸業務的同時,建設和完善進境水產品和冷鮮肉查驗設施,積極申報國家水產品進境指定口岸資質和冷鮮肉進境指定口岸資質,力爭開辟更多國際進境商品業務。與國內外遠洋運輸公司合作,力爭開辟更多直航航線,增加和國際物流發達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能力,打造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。
(三)合理規劃臨港物流產業園區
認真規劃臨港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建設,定位于打造規模化、現代化、國際化大型綜合農產品流通集散中心。集物流倉儲、電子商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,引入國際化的管理模式和現代化經營理念,開展電子結算、網絡交易、競買競賣等新型交易方式,采取高標準規劃,高檔次建設。采取整體規劃,統一開發,合理布局的方式,建成具有區域輻射功能的農產品交易中心,打造“買全球,賣全球”的現代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區。
(四)建立現代化物流體系
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契機,找準我市自身定位,推進智慧物流平臺建設,按照“互聯網+物流”思路,打造集交易、物流、金融、信息于一體的交易平臺。積極推廣農產品冷鏈物流,大力發展綠色、高效現代物流。
(五)出臺對物流產業的扶持政策
市政府建立全市物流業發展協調機制,出臺支持物流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,對新培育的航線給予補貼,研究促進物流業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,形成有效的組合。海關、商檢、稅務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,在全市形成支持臨港物流產業發展的合力。
(六)加大招商引資力度
吸引大型國際化物流企業到我市發展,為我市物流產業注入資金、技術、人才和新的理念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落實對招商引資中介人獎勵等優惠政策,保障項目用地,加大金融支持,探索PPP等模式,設立股權引導基金支持物流企業發展。